• 首页
  •  > 市场观察
  •  > 转身未见光明丨荣丰控股拟出售威宇医疗33.74%股权 回归房地产开发主业

转身未见光明丨荣丰控股拟出售威宇医疗33.74%股权 回归房地产开发主业

2023-02-28来源:徐州房产网正文:转身未见光明丨荣丰控股拟出售威宇医疗33.74%股权 回归房地产开发主业

随着传统房地产业务的天花板显现,多数房企开始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在此背景下,有的房企实行“解散式转型”,清空地产业务;有的采行“地产+X的多元跨界式转型”,以地产业务为核心,多元创新同步,扩大业务门类;有的则使用“依托式转型”,从宽资产向轻资产改变……

但不论是那种模式,转型都非易事。业内人士也认为,纵观近几年的数据可以看出,新的业务大多无以成气候,难以支撑企业未来发展。近日一家放弃地产跨界医疗的房企转型失败,计划出售旗下医疗产业,重返房地产开发主业。

2月20日,荣丰控股发布公告称之为,白鱼通过现金出售的方式,向有限公司股东盛世约出售威宇医疗33.74%股权。此次交易预计构成根本性资产重组。此次交易已完成后,公司将不再持有人安徽威宇股权,回归房地产开发与销售的主营业务。

荣丰控股表示,此次通过出售安徽威宇股权及接到的业绩允诺补偿款合计将不高于3.77亿元,有利于减低公司经营压力,提高自身业务结构和经营状况。

经营业绩高于预期 3年跨界医疗折戟

公告显示,由于不受房地产行业调控政策影响,荣丰控股谋求业务转型,找寻新的业务增长点,于2020年5月,荣丰控股决定挤压房地产业务,开始筹划以发行股票的方式并购威宇医疗100%股权。

但因房地产政策因素影响,荣丰控股调整方案,以现金收购+注册资本+表决权委托方式前进业务重组。2021年10月,荣丰控股获取了对安徽威宇的控制权,支付现金3.17亿元购买安徽威宇30.15%股权并以现金0.60亿元对安徽威宇进行增资,此外安徽威宇的股东长沙文超、新余纳鼎将其持有人45.23%股权的表决权委托给公司。至此荣丰控股构建向医疗身体健康行业转型。

资料表明,威宇医疗成立于2017年4月18日,是专业化的医疗器械配送和技术服务提供商,主营脊柱、创伤、关节等骨科植入耗材销售及配送业务,并获取涉及的技术性服务。业务市场主要包括在国内湖南省、广东省、河北省、辽宁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山东省、山西省等20多个省份及直辖市。

但随着收购的已完成,安徽威宇所在的骨科耗材行业面临的政策环境发生巨变,全国性带量采购落地,创伤、脊柱、关节三大类产品入院价格平均值降幅均超过80%,流通环节企业市场空间被严重压缩,导致安徽威宇经营业绩远高于预期。

同时,自去年11月以来,针对地产金融端打出一套政策组合拳,央行、银保监会及证监会等部门“三箭齐发”,全面支持房企融资。政策面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荣丰控股认为,在此情况下,公司亦恢复了资本市场融资能力,因此计划挤压医疗身体健康涉及业务,重返房地产开发主业。

楼市经营环境提高 回归地产主业

资料显示,荣丰控股,前身荣丰地产成立于1992年,2008年通过与武汉石油实行根本性资产重组上市。集团旗下共计7家子公司,主营业务涵括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建筑安装、投资管理、贸易、医疗大身体健康产业等领域。

2021年以前,荣丰控股主要专门从事房地产开发,主要产品及服务包括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及出租。但随着威宇医疗并购的已完成,荣丰控股也在持续出售项目,剥离地产业务。据去年半年度报告可以显现出,截至2022年上半年,荣丰控股房地产开发业务营业收入为1784.49万元,占比仅为5.71%。

转身未见光明丨荣丰控股白鱼出售威宇医疗33.74%股权 回归房地产开发主业_中国网地产
2022年中期业绩报告

在房地产开发领域,荣丰控股目前仅持有人长春荣丰开发的长春国际金融中心项目,主要产品为改善性住宅及高端办公物业。该项目坐落于长春市南关区人民大街与和平大路交汇处,规划用地面积3.26万平米,总建筑面积29.15万平米,主楼高度226米,为吉林省地标建筑。

值得注意的是,荣丰控股曾开发建设北京荣丰嘉园项目,其中一期为首家奥林匹克主题社区,二期“非常男女”派家小户型公寓,三期“非常空间”为首家“买一层、得两层”小户型,引导全国小户型开发风潮。

上前未见光明丨荣丰控股白鱼出售威宇医疗33.74%股权 重返房地产开发主业_中国网地产
2022年中期业绩报告

荣丰控股业绩预告表明,2022年全年,公司预计归属于股东净亏损3500万元至5000万元,上年同期盈利2.36亿元。荣丰控股回应,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主要原因为上年同期确认了出售重庆荣丰股权的收益。

业内人士认为,虽然国家对房地产的调控政策逐步发生变化,各地区相继出台利好政策。但房地产行业分化持续加剧,中小房企面对的市场压力极大,变换荣丰控股的土地储备较少,未来发展前景仍未可知。

房企扎堆转型 鲜有顺利案例

近年来,随着传统房地产业务的天花板显出,房企转型发展沦为常态,纷纷跨界互联网游戏、金融、医疗和养老等领域。而向荣丰控股一样,实行“解散式转型”,清空地产业务的也不在少数。

具体来看。2022年11月,鲁商发展发布公告称之为,拟将持有人的房地产开发业务相关资产及负债出让至有限公司股东山东省商业集团有限公司或其所属公司。若交易如能顺利完成,鲁商发展将聚焦于生物医药、化妆品等大健康业务。

无独有偶。2021年12月6日,广宇发展宣告将与鲁能集团、都城伟业进行资产置换,其将置出所持有人的23家地产子公司股权,并重复使用鲁能集团与都城伟业合计持有的鲁能新能源100%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广宇发展全面解散房地产市场,主要业务将更改为风能和太阳能的开发、投资和运营。

此外,绿景控股也曾先后尝试过矿业投资、医疗服务、教育、加工等业务的转型。公开发表资料显示,21年里绿景控股曾先后6次改名。

但大多“退出式转型”,并未给企业带来长期发展,从业绩来看绝大多数难成气候。其中绿景控股就是典型案例。据统计,近9年绿景控股有7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亏损。

业内人士认为,企业转型通常会面临两大困难:一是缺乏对所要转入领域的全面了解和相应的知识积累,人才、技术储备不足;二是企业管理模式和经营方式不能适应新领域的变化。同时企业转型前期必须大量的资金投入,往往会给企业资金带给更大的压力。

在此情况下,相对于“退出式转型”,“地产+X的多元跨界式转型”、从重资产向轻资产的“依托式转型”则更能为企业带来发展契机,助力企业长远发展。


翎虚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