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1来源:徐州房产网正文:沉睡的农村土地加快苏醒
原标题:“三块地”改革试点临近“收官” 深渊的农村土地加快苏醒
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群众在新居村头。2016年以来,金寨县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与宅基地制度改革、贫困地区迁往、移民搬迁、古村落维护等融合,探寻出“美丽乡村+”新模式。
一年前,党的十九大提出实行乡村振兴战略。一年间,各地各部门行动起来,辽阔的农村土地涌动着探寻乡村振兴的蓬勃热情。“人、地、钱”是构建乡村大力发展的三要素,其变化必要要求农业农村发展的进程。一年来,三要素涌现出不少新变化。就以“地”为例,实行乡村大力发展战略,必不可少土地制度的支撑确保,2018年,我国农村“三块地”改革试点和一系列与农“地”有关的改革进入关键期
10月18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根本性决策一周年。一年来,我国农村土地征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之后深入推进。这些从基层发动的创新经验,构成了一批可拷贝、可推广、利修法、惠民生的制度创意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特别强调,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牵涉到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要始终把维护好、构建好、发展好农民权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损毁”3条底线,在试点基础上有序推进。
事实证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在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减免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也为乡村振兴战略实行奠定了良好基础。实行乡村振兴战略,构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地、生活富裕”,必不可少土地制度的支撑保障。
宅基地改革继续深化
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地处大别山腹地。2015年,中央印发了《关于农村土地征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并开始在全国33个地区实施为期两年的试点。2017年底,试点推迟一年至今年年底完结。在这些试点地区中,金寨县是鲜有的几个国家级贫困县之一。
为通过土地制度改革助力脱贫攻坚,金寨县与大多数试点地区一样,最开始启动的是宅基地制度改革。金寨县副县长刘林介绍说,金寨是山区,以前自然村有1万多个,居住分散,基础设施难以兴建。2011年全县68万人口中,贫困人口有19.3万人,贫穷发生率高达33.3%。
对于这些贫困人口来说,有个安全、便利的住所是安身立命的基础。为此,金寨获准通过宅基地制度改革探索扶贫攻坚新的路径,宅基地拆迁节余的建设用地指标可以在省域范围内调剂使用。最新数据显示,全县自愿退出宅基地4万余户,腾退复垦宅基地4.5万亩,启动新建移往点446个,已迁往2.4万户,共计8.9万人。
同时,金寨县顺利交易节余指标2.06万亩,成交金额90亿元,相当于金寨县数年财政收入,解决了政府贫困地区攻坚缺乏项目反对、贫困户住房建设缺少资金扶植的现实困难,一部分贫困户不必掏钱就住上了新房。目前,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减少到2017年底的4万人。
“老旧房屋拆不掉,新增人口无地批”。在全国农村,“空心村”“空心房”是个令人头痛的问题。自然资源部发布的数据表明,截至2015年底,全国农村居民点用地2.85亿亩。其中2006年至2014年,农村常住人口增加了1.6亿人,但农村居民点用地却减少了3045万亩。有约20%的农村住房常年无人居住。
在江西省余江县,自2015年启动宅基地制度改革以来,创建了宅基地解散机制、有偿使用制度以及宅基地分配制度等,原来脏乱差的“空心村”不见了,大部分村庄储存了10年至15年的建设用地,有效保障了农民的建房市场需求。
余江县为村民提供了宅基地有偿解散、有偿使用等多种自由选择,提高了农民有偿用地的意识,也保障了农民用地公平性。同时,他们将征收的有偿使用费、择位竞价酬劳等统筹用于退出补偿、乡村规划建设,增进了各项改革间的联动。余江县还组织了村民事务理事会,在宅基地改革中确保了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使改革得到村民拥戴。
自然资源部公布的数据表明,宅基地改革试点中各地增大了闲置宅基地盘活力度,稳步探寻宅基地自愿有偿解散机制,截至今年6月底,共拆迁零星、闲置宅基地9.7万户、7.2万亩,办理农房抵押贷款4.9万宗、98亿元,群众获得感觉明显增强。
自然资源部副部长赵龙回应,融合“三块地”改革试点完备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探寻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确保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和农民房屋财产权,有助于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同时,坚决不得违规违法买卖宅基地,严苛实行土地用途管制,严格禁令上山下乡利用农村宅基地建设别墅大院和私人会馆。